Agile Summit 2019 心得

好羨慕別人家都來一堆人

 

這次的 Agile Summit,還是有人會後就圍在一起開起了 retrospective,又勾起了我以前的回憶。

我一直以來都是自費參加研討會或課程,以前都會看到其他公司的人,在公司的支持下,大量的參與,我一直覺得這樣才是最聰明的。老實說,去上課時,講師也知道這些人是大宗,就會很自然的以他們公司實際的狀況來解說或是討論,而事實上,很有可能就直接的幫助了這公司想出解法。



以前,我一個人來、一個人走;

去年,我好像有一堆人跟我一起來,一起開了 retrospective,一起走;

今年,我又一個人來,一個人走。

不一樣的是,我從以前坐在台下的聽眾,變成了站在台上的講者。

沒關係,再來一次,美國隊長說,I can do this all day。我可以一個人來、一個人走。





今年我最想聽 Linda 的 keynote 跟 workshop

 

我今年其實投了兩個題目,一個我自己撤下了,一個是咕唧咕唧。但是當我得到內線消息說,Linda Rising 是今年的 Keynote,幹他媽的太驚人了,早鳥票開放的第一天,我自己都手刀買了一張,因為,唉,太寶貴的機會了,一定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多麼寶貴的機會。


迷思

 

Linda 給了很多 Myth,我們以前以為是這樣子,但其實不是。比如說:





 

如果我夠力,我就能改變別人。

如果我是主管、我是 CEO,我就能改變我的部門所有人、公司的所有人!真的是這樣嗎?





 

威脅開除你、威脅殺掉你,會很有用,但你只會得到聽話的員工,你真正要的是「承諾」。

北風跟太陽的故事,聽過嗎?






那要怎麼讓人改變?

 





 

看這本書,去改變騎象人是沒用的,去說服大象是沒用的,你要去營造一個環境,讓原本大象要走的路變難、而你想要大象走的路變簡單,就可以了。

一點點的實驗,學習,專注於過程,不要緊盯著結果。然後,變好了的話就繼續;不好的話,調整。

這不就是敏捷?

而這樣,就可以得到 committment了,而不是 compliance 了。是吧?





印象最深的是,敏捷為什麼有用?

 

以前科學家在做藥物實驗的時候,老樣子,設計實驗去驗證假設,比如說,這個藥物可以提升運動員的能力,所以有了實驗組跟對照組。實驗做完,哇,真的能提升很多,但真正在大規模給很多人使用時,卻不是像實驗時那麼有效。所以後來科學家們又加入了第三組:安慰劑組。結果,發現,安慰劑這一組也會有提升,雖然沒那麼多,但還是提升了。

為什麼會有效?因為他們相信!

Linda 說,其實,敏捷也是個安慰劑,因為我們相信,所以有用。

但,我覺得,哪種管理方法不是安慰劑呢?哪種管理方法或是流程,能夠真的找到一模一樣的兩群人,給他們一樣的時間、問題、專案,然後讓他們真的去做,最後來比對 A 作法跟 B 作法哪個好?

不可能麻~

所以,因為我們相信,所以有用。

也因為這樣,所以敏捷真的是一種宗教,你相信就相信,不相信就不相信。而你信了,就有用了。

所以,要相信。

 

因為,你相信,所以會有用。這不只是敏捷,你如果相信 waterfall,你也應該要繼續相信,因為對你是有用的。所以我想,Agile vs waterfall 永遠不會有個定論。

既然這是宗教,就當個傳教士吧!






那科學在哪裡?實證在哪裡?

 

在心理學、在腦科學、在演化的生物學。而天阿,這都是好小好小的東西喔!

比如說,開會要喝水;動一動;大家一起討論難解的問題時,要邊討論邊吃蛋糕;Take ten; 走走路;如果可以的話,站著開會;

System 1 遠大於 System 2,所有的決定都是 System 1 做的。認知失調、Confirmation Bias 等等,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決定,而我們除了覺察之外,能幹什麼嗎?

“Not much.” Linda 說的

這是心理學,而我以前都太輕忽這門科學了。天啊,我這樣能活到今天,活成這樣,一定是…ㄜ … 大家都這樣吧。 XDDD





Keynote 結束後

 

Linda 的 keynote 講完後,我去找他,我是第二個 1–1 問問題的人,我問他說:

Linda 你剛剛說,不要放棄,可是我覺得我快要放棄了… 怎麼辦…?

Linda 湛藍的眼睛,大大的、眼角帶著很多皺紋,有點驚訝的看著我,用老老的慢慢的獨特又簡單的英文說:

Oh no~ Don’t give up~
You gotta believe~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.
Do those small things~
The world needs you~ The community needs you~ Your company needs you~
Don’t give up~







他根本不知道他面前這個沒下巴的、頭髮捲捲的無名小卒是誰?也不可能知道我過去做過哪些事、現在正在做什麼、接下來打算是什麼。一直以來做這些事,面對內部外部上面下面的支持或是懷疑,我好像都是一直在燃燒著,好累啊…可是他就…這樣輕鬆的說了…就這樣說了耶!就說到我的心裡去了。


你知道嗎?Linda 在演講時說一次、會後跟我又說一次、星期一的 workshop 結束前又說一次…


幹!我每次聽每次都鼻酸!






 

 

第二天的 Keynote

 

Marcelo 也是軟體工程師,但是有心理學的學位,他的演講其實我覺得也不錯,但有些其實也是已經知道了的東西~

他很厲害的是,在大型的國際銀行導入敏捷導入了 20 年,在各式各樣的 legacy system、部門、稽核、跨國的 regulation 等等的規定下,他還是做得很不錯。

他講了 CLD 啊~(哈,這麼巧,國內外好像大家都用 CLD 來講系統思維)





如何提升 feature velocity


專案金三角跟他自己的變形:




把 scope 換成 business goal



他的團隊,不管內向還外向、原本是設計師還是 RD 還是 QA,都叫做 Product engineer,我覺得這也是 cross-functional team 的變形。












熱情很重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I型人、T型人、梳型人(原來英文是 E 型人~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我最喜歡的是這張,真正的指出了 technical excellence 的重要、 tech. coach 的重要,寫程式也是專業,不是每次都搞一搞,只要上線就好麻~是吧?





他講完以後,我舉手問他了一個問題:

How do you keep yourself motivated?

他說,說真的,是團隊。他有一次在公司裡走過一條走廊,然後有一個不認識的工程師叫住他,說:「ㄟㄟ,我可不可以加入你的團隊?」

他覺得很奇怪啊,完全不認識這個人,這個人又怎麼會知道他有帶團隊,還想加入呢?他就問說:『為什麼?』

對方就說:「因為你的團隊總是能把事情完成,又表現得很好,又很快樂。」
然後 Marcelo 就說,當下,他真的感動到起了雞皮疙瘩。所以,

It’s the team.
Really.
You would have the goosebumps.

恩,我也是,之前,也有人走過來跟我說想加入我當時的團隊,我也是很感動,會起雞皮疙瘩,只不過我們互相認識啦… XD

團隊常常也會讓我很感動,也會讓我起雞皮疙瘩。

現在不會了,因為我沒有當 scrum master 了~






啊~Marcelo 真是個很棒的光頭啊。

累了

好啦,這篇先寫到這裡,至少把 keynote 都寫了。

有力氣再寫其他的事情 :)










留言